close

getImage6FLPXXUG  getImage3RHG6753    

【推薦書單】《如果那一天》是電影《愛在頭七天》的原著小說。讀這本書時我會想到台灣的《父後七日》。頭七這片簡直是父後七日的家庭大亂鬥版。兩部作品像是心有靈犀似的有幾處雷同:同是寫父親之死,都以詼諧逗趣的口吻去面對父親過世後的那七天。儀禮上父後七日以道教與台灣喪葬習俗,特別是誇張近乎戲劇化的喪葬儀式與元素→何時該哭,何時該跪,穿穿脫脫的白衣與假哭嚎叫的孝女白琴,穿插主角親人家的互動與對父親的思念。而愛在頭七天整場佈局簡直令人發噱,拍手叫好,儀禮上則猶太的喪葬習俗—息瓦。不過頭七天的劇情可說是鹹濕辛辣、要真說是「高潮」連連也不為過。描寫因這頭七天聚集過來的家族,各個人物的成長悲歡與愛恨,角色刻畫十足入骨。
父後七日的背景本由散文首獎所出,其實根基於父親過世後對他的懷想哀愁,中心或出發點都在立基在遣發對父親的懷念上。而愛在頭七天,雖也有緬懷父親的意味,但我認為,本書之宗旨,更偏向於個人內在傷痛的及與家人關係的處理上。作者一開頭就把捉姦寫得爆破讀者鼻血,整個大噴發阿(誤)。劇情從捉姦當王八開始描述,老闆與妻子、母親、兄弟一個個上場,揭開這整個家族亂到不行的雜交(羅曼)史。明明是嚴肅不行的守喪息瓦—最後卻變成處處嗅聞誰誰誰身上有炒飯味道與呻吟聲的家族荒謬劇(但這真的不是色情書)。
讀的時候會為作者竟能如此寫實細膩的描述人性(人、性,與人性)而心有戚戚焉。我會特別想到《派特的幸福劇本》與《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撇開上述幾本書書寫性別與視角的不同。其實這幾本書都在引領我們面對人生挫折與生命課題的療傷。與愛人、手足、親人、朋友間的關係處理上,是怎樣的從不完美、缺憾,從愛與傷中去學習寬恕(寬恕別人也放過對自己嘮叨不休的自責迴音),從而學會生命帶給我們的,從來就不僅有歡笑而已,還有悲傷、憤怒、不完美,與面臨窘境,想掙扎卻無力的痛楚與哀愁。我喜歡這本書文字。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47903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teraturer1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