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小說文本與心理學的映射參照—父母與幸福童年的秘密 (二)】

 

親子關係與受創童年的相關討論,尚有諸多叢書,以下分列介紹之。

 

約翰.伍茲 (John Woods)《失落的童年:性侵害加害者相關的精神分析觀》(Therapeutic Work with Perpetrators of Sexual Abuse)。本書書名讀來令人悚然而驚,不過這並不是用以替性侵加害者進行脫罪或合理化的書籍,而是作為研究而事先預防的概念。

 

如果說凡事皆由「因—事件(果)—制裁」過程發展而成。如今論及性犯罪或各大重大罪行的爭議處,彷彿論及這些重大罪犯的背後成因,便是試圖脫罪或合理化罪行的想法是偏差的。重大罪行本身確實存在且殘酷不人道,而犯罪者亦當為己身行為負責。討論性侵害加害者的精神狀況成因,是在於因的去除(事先預防),而非果(死刑或其他制裁)的赦免。

 

化學公程式有時可逆可推,但進行危險實驗的同時,操作者將會相當清楚,添加火藥、硫磺,或是特定物質在一定環境下,必然會引爆的相關「常識」。犯罪者雖然成因諸多不同,但若是人們能清楚的去辨知,造就精神異常、殺人衝動(爆炸)的引信或易燃物質等(兒童時期受虐或被霸凌)。很多悲劇事先預防,可以不必發生。亦將省去事件發生、加害人後續制裁與受害人心理輔導等的社會成本。

 

《失落的童年》本書旨意便是立基於此,作者融入本身在倫敦波特曼治療中心,面對性侵加害人的案例集合,試圖找出童年失落的拼塊,將造就成年創傷犯罪的究因。性侵害創傷者遭受親密親人的殘虐,在他們心中將會如迴旋跳針般地反覆播放「受創場景」,並不由自主的將之重現,以迴避當年心理狀態下無助痛苦,並會不自覺的將「當年的暴力凌虐」視為表現親密的手段。因為這正是他們從親密關係人間所感受到的。這種壓抑自身情感感受,淪為工具性使用,而又因受創情境的煎熬與反覆促發,將使他深陷痛苦,並在爾後對於被害人的求救痛苦冷然無視。就像他過去的自己也無能被赦免一樣。

 

外界看待此種罪行的恐怖暴力、異常與扭曲,其實正是他們童年世界的顯影。因諮商者有時也存有對此類罪行的厭惡恐懼,而不願參與治療此類對象。但作者試圖則另闢「性惡論」之外蹊徑,以「被害轉加害」的雙重視角進行,既深入犯罪者行為初心,亦使諮商者能較為坦然的去面對此類對象。

 

本書論述文字讀來頗為艱澀,前五章摘錄自作者另書《施虐男孩》,後續兩章節則探討學校霸凌、居家手足亂倫,最後才進入成人治療工作的細項。提及霸凌,讀者不陌生的可得知此類行為其實是一種權力的施張與控制。被霸凌者最為痛楚處,便在於求助無門,而且清楚認知己身權力相對性弱勢的窘境。這種儲存於身體裡強大的恨意與無助,將如上篇愛麗絲.米勒 (Alice Miller)所論及,沒有「協助見證者」幫助體驗愛的感受與自我價值,最終將轉化為獨裁者對國家民族的狠辣報復。

 

背負著讓人憤怒且不齒的黑化的性侵罪行,多源自於童年親近之人的虐待,而且常以愛或教育為名施加的恐怖權威,作者認為青少年本該是建立自我認同,足以打破虐待循環悲劇的黃金時期,然而社會卻沒有足夠的關注去處理此期的整合與幫助。最後悲劇便如骨牌效應般,一輪輪的延續下去。

 

另一個失落的童年則可參考約翰.弗瑞爾與琳達.弗瑞爾(John C. Friel &Linda D. Friel)合著《小大人症候群:重塑我的家,拾回完整自我》(Adult Children: The Secrets of Dysfunctional Families)。撫育者的缺席失能,使得幼孩為存活之故,反向熟齡地去肩負「大人」的責任,成為照料者。壓抑自我情感需求,戴著面具過活,如愛麗絲.米勒 (Alice Miller)定義的「假我」,假我真我相互混淆,則最終走向崩潰。小說文本可堪對照者則有S. J. 華森(S.J. Watson)《雙面陷阱》(Second Life)為代表。

 

另外,與親子關係及童年相關,卻以寬恕諒解父母為要的書,則有以下幾本。

 

蕾斯莉.里蘭.費爾茲&吉兒.哈伯德(Leslie Leyland Fields,Jill Hubbard)《走出受傷的童年:理解父母,在傷心與怨恨中找到自由》(Forgiving Our Fathers and Mothers: Finding Freedom from Hurt and Hate)。此書探討寬宥父母無意/無心的過錯,藉由諒解寬恕,放自己自由,並且能藉此契機修復自己與他人的關係。不過本書神學意味較濃(基督教),雖立意於觀照人際之糾結釋放,但因大篇幅,甚至過度以神學詮釋人之作為,反而失去著重人際網絡創傷的解除與釐清,殊為可惜。我個人相信且尊重信仰帶領而來的智慧或自由的力量,但不贊同以此力量成為諸事行使之驅力與映證,以免消去人自我負責與認知的所有視野。

 

童年創傷與父母的和好關係,我比較喜歡的是以下諸本:

 

許皓宜《與父母和解,療癒每段關係裡的不完美》,類同於於岡田尊司《父親/母親這種病》、五百田達成&櫻場江利子 《媽媽的解僱通知》,從生活各種不順遂的面向,去反思與父母關係裡的問題。而台灣資深臨床心理師洪仲清與李郁琳合著之《找一條回家的路:從跟家庭和解出發,再學會修復自己與關係》與洪仲清《跟自己和好:為情緒解套,了解生存原來可以有很多種方式》,則是宛若呈現諮商眾生相般,細膩地去拆解父母與孩子關係的各項糾結與衝突,讀來平易近人卻顯熟悉。乍見短小溫暖的文字,卻是解決台灣親子難題缺一不可的真知灼見。藉由修復家庭的關係,與自己和好,也使壓抑在身心裡的痛苦情緒得以解放自由。

 

另外,知名諮商心理師蘇絢慧心理系列著作也頗叫人激賞。如《為什麼不愛我:療癒無愛童年的傷痛》。以八種無愛受創的內在小孩,呈現「會傷人的父母」對待關係,每篇篇末附錄與內在受創小孩的對談式的療癒話語,引領他們走出悲傷。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位作者成長於破碎的家庭,她曾自言作為私生女來到世上,母親隨即斷了音訊,而唯一僅存的父親總不在身邊,輾轉流離於「你要感恩哪是我撫養你」的親友間,感受不到愛,被剝削、忽視、工具化、教導感恩或敵對爸媽的角色,讓她發出痛苦呼聲。這樣情緒敏感與痛徹心扉的成長過程,也使她能細膩觀照受創無愛童年的治療,非常激賞。

這樣輾轉流離無固定依附的慘況,其實幾近等同於「無父無母」的成長。這種被殘忍難以擁有穩定依附關係者,皆下來我以「依附理論」與小說桐野夏生《好心的大人》作討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teraturer1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