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小說文本與心理學的映射參照—母親篇(三)】母女崩毀創傷與文本的關係

 

上述以心理學講述母女關係的崩毀創傷,然而其實諸多小說文本,於字裡行間也充滿了母女對峙衝突的矛盾痛苦。特別是「受控於母親的壓抑痛苦」或「母女間的爭鬥對立」最為顯著。

 

一.受控於母親的壓抑痛苦
 
《黑天鵝》(Black Swan)裡,娜塔莉.波曼(Natalie Portman)正翩翩起舞時,她這內外交逼、矛盾的黑白天鵝,展翅時總時刻感受到母親試圖掌控她的壓力而難以舒張;而艾芙烈.葉利尼克(Elfriede Jelinek)半自傳體的《鋼琴教師》,年屆四十的愛莉卡,與控制欲強烈的年邁老母同住,母親長年嚴厲的管教與干涉,導致她性格上的壓抑矛盾,只得透過自虐與窺看情色影片等以抒發憤怒與不滿。這二件作品完美地詮釋女兒因「受控於母親的壓抑痛苦」而迸生性格上的矛盾分裂。而《鋼琴教師》更由此導致她與男學生的愛戀溺於「性虐與被虐」、相互爭奪支配權而難以自拔。

 

另外現實中被虐打著長大的莒哈絲,自傳味濃厚的《情人》描摹與中國富少強烈情感同時,也總感受到母親無時無刻的「炯炯」目光。擅摹人間情愛的張愛玲,幼年也飽受「母親缺席」與「父親毒打監禁」之苦,字裡行間總不經意地透露關於母親無法回應女兒的冷漠。如《傾城之戀》女主角流蘇因遭眾人欺凌而嗚咽地在她母親床頭哭泣時,她母親卻只是「呆著臉不作聲」。這些女作家「母女關係」的崩裂與創傷,影響了他們內在的矛盾衝突與壓抑痛苦,致使即便在成人後處理兩性關係上,仍不時被烏壓壓的「母親」影子所籠罩。

 

二. 母女間的爭鬥對立

 

「母女間的爭鬥對立」,則以詹姆士.凱因(James M. Cain)《浮生》(Mildred Pierce)(2011年凱特溫斯蕾所主演HBO影集《幻世浮生》原著小說)與凱特琳.彭歌(Katherine Pancol)《鱷魚的黃眼睛》為代表。二書大抵是描繪單親媽媽含辛茹苦養育女兒,卻在窮困為錢所苦的生活中,強烈對比出母親自尊自傲與女兒虛榮勢利的陰暗衝突。

 

另外,櫻木紫乃《玻璃蘆葦》,節子開立色情賓館的丈夫卻是母親以前的情人,而死去的焦骨到底是「錯母為女」,還是女兒亟欲斬斷彼此連結的象徵。活生活現出母女間的相似與對峙。還有凡妮莎.笛芬堡(Vanessa Diffenbaugh)《花語》(The Language of Flowers),這與上述親生母女的對峙無關,而是藉由貫穿全書的花語隱喻,講述流連孤女在母女關係(孤女VS.養母,孤女VS.女兒)的畏懼惶恐,延伸成年後與配偶無法穩定的關係。

三.剪不斷,理還亂的痛苦血緣依附—我是媽媽的女兒

 

孩子本能會不停尋求母親認同,但身為女兒卻對母女關係倍覺絕痛苦者,則有雷若芬(Elaine Lui)《生塊叉燒好過生妳》(Listen to the Squawking Chicken),譚恩美(Amy Tan)《喜福會》(The Joy Luck Club)、《接骨師的女兒》(The bone setter’s daughter)與《百種神秘感覺》(The Hundred Secret Senses)。

《生塊叉燒好過生妳》是香港移民後裔、加拿大知名八卦網站主持人雷若芬描寫其與母親(咕咕雞)相處點滴的散文集,寫作緣起在母親年邁生病為激勵其母與自我療癒。。乍聽以為可能是琦君溫厚風貌的親情敘寫,實質上卻是慘烈無比。從咕咕雞在香港的無助童年開始,扛下不負責雙親的養家重責,移民加拿大後為家庭一人兼多份工,職業婦女的身份卻不為夫家家族認同,懦弱父親的行止聽憑她飽受委屈而離婚。再婚者雖海誓山盟,卻仍外遇收場。母親被剝削的一生造就的多疑尖銳及囂張啼鳴,對雷若芬舉止教育與行為養成有莫大影響。這正是標準自戀型人格母親與高成就型女兒的對峙。

 

雷若芬此書專以母親為題,其實是自我生命的療癒與觀照。因她所有成長皆落入母親生命的陰影,備受控制與壓迫。甚至坦言自己常無休息時刻,耳際常傳來母親無止盡的要求,打一下午高爾夫就會被提醒怠惰。從無不兼兩份工以上的時刻,居家從房子、風水禁忌、結婚日等成長經歷,一律皆在老母的「魔爪」中而顯戰戰兢兢。

 

根據凱莉爾.麥克布萊德《媽媽的公主病》,自戀型人格母親組合家庭的「家庭關係權力分配」迥異於一般父母平均平等各據一邊,父母在上,子女在下的均等關係。而是類似於星球的運轉—母親為主行星,父親與子女則是次等圍繞她運轉的小型衛星圖。通常母親為主重心,父親扮演的角色為唯唯諾諾聽話型或是感覺不到他存在的「缺席父親」型,在家庭關係中呈現一種奇異的失衡失重狀態。

 

除《生塊叉燒好過生妳》母女生命彼此糾結(重點皆在母親),父親形象卻微薄,擴大來看,更可視為母系家族中母女關係為主,而男系後裔及親屬出場鮮少而至幾乎湮滅的狀態。如譚恩美《喜福會》、《接骨師的女兒》及《百種神秘感覺》等。

 

1993年改編華裔女作家譚恩美作品的同名電影,以舊金山「聚餐麻將圈」的社團喜福會,交叉敘述了華人移民裡,幾位母女間的互動及成長點滴。以四章十六節,麻將出聽牌遊戲裡貫串母女緊緊相連的人生並暗喻之,實為一絕,跟雷若芬散文集《生塊叉燒好過生妳》,以亞洲(香港、台灣、中國等)緊密的母女關係與麻將淵源作連結,讀來讓人會心一笑。

 

其中雖移居美國但仍具備中國傳統思維的華裔母親,面臨美式獨立文化為大養成的女兒,衝撞與反抗,不僅是文化跨國的差異,亦顯現母女間界線的踩踏與進退維谷。英美獨立親子教育相比華人父母為大、管(家)事者皆為女子的傳統,後者思維使得華人母女界線模糊,將女兒視為己身一體之延續而榮辱相關,故而女兒一舉一行皆必得在管控下的情境,遠比前者出現的機率要高。

 

如《喜福會》場景雖在美國,但女兒的成就卻非個體所擁有,乃母親光榮片段的產生(你一定要得到冠軍,我再拿有你當封面的雜誌去炫耀)、女兒婚姻應當聽憑母命(母親不喜歡女兒對象:我早說過跟他在一起不會幸福,你就是不聽)等皆難逃母親掌控。

 

中國社會傳統本以父系為尊,然而綜觀《喜福會》全書,卻翻轉式的以母系上的母女關係作為主要架構進行敘說,關於配偶、父親或男性親屬,幾乎可說是「缺席性」的存在或小跑龍套的出場角色,可見母親/母系對女兒的深遠影響甚至形塑女兒成人作為。女兒常常陳述己身生命成長的敘事卻反被母親生命層層陰影所堆疊而喘不過氣。或是天平發生傾斜,從極端的控制傾斜至完全的忽視:母親自溺於自我感覺中心的敘事(因丈夫花心外遇,而將兒子溺死作為報復,卻永久性沈溺於自責內疚與悲傷中)而無法對女兒的需求做出任何回應等。接續的後作《百種神秘感覺》與《接骨師的女兒》大抵亦是根據母女關係的種種崩裂進行書寫。

 

其實母女關係上的錯綜複雜,乃源於性別等同,而成長樣貌的相似度甚至在某種程度上達到活脫脫為母親翻版,故而容易被視為母親生命的延伸、彌補遺憾與再造可能對象。關係非母子間可比擬。但認同己身為獨立人格非任何人之再製重現與翻版的女兒,追尋自我與個性形塑的旅程中,既受到要彌補母親遺憾與重現可能的壓力,完成同時,卻又面臨主事者(母親)的嫉妒與奪去光芒的競爭感,其間矛盾糾結可想而知。立於母親立場,通常身處被剝削、不幸與慘烈的母親最會將厚望寄予其女兒,其犧牲奉獻固然換得了女兒的光芒大幟,但回想己身的悲慘與痛苦,自是難免辛酸與嫉妒,更極端者則偏向忿忿不平欲與女兒一較長短的競爭感。

 

這種源於不被愛而無法愛人,因無法感知自身存在價值造成的信心崩落與不安全感,造成了這些母親/女兒,在面對女兒/自我存在上的困惑、痛苦,而成為無能「母親/女兒」關係上的失衡與惡劣循環。(通常擁有自戀型母親的女兒在成家後若無自覺與修正,很快便也會落入自我陷溺而無法觀照女兒的恐怖迴圈)。關於因己身成長的剝削與痛苦而無法好好回應女兒需求的「不完美」母親、關於想要好好作自己而非他人生命延續與願望彌補、自我強烈的「不完美」女兒,母女間糾葛的情結與感情,就在錯綜複雜與困惑中,找尋出路。

 

「母女關係」於現代心理學課題中已有越加受到關注的趨勢,如台灣知名心理學家鄧蕙文在其專欄中多所提及母女關係的衝突矛盾問題(並不亞於婆媳),其臉書上亦有推介私理集〈母親結系列課程〉,針對現代人母女關係的營造與觀察來解開母女心結的課程,亦可一觀。

 

另外之前提過的吉莉安.弗琳(Gillian Flynn)《利器》(Sharp Objects)》,以「代理性孟喬森氏症候群」(Munchausen Syndrome by Proxy)作敘述主軸,講述母親虐待孩子或逼使孩子佯病求醫,以滿足幼年對權威父母的渴求也是母親失能下女兒受虐的恐怖情境。

 

 

這篇其實來自舊文【女性篇Ⅲ】母女關係糾葛與探源,但是後續還會有陸續發表的篇章,等我完整成一個心理單元的結構後,會再另外整體細修增補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iteraturer101 的頭像
    literaturer101

    紀昭君

    literaturer1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