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小說文本與心理學的映射參照—父親篇】(親子關係之糾結)

 

過往在《暢銷小說的原型公式》,文學評論之敘述主客位,總以文學為主,心理學為輔。然而貫串於文學經典中,乍見不過是點綴或註釋補充的心理學概念與叢書,其作用卻不可小覷。《暢銷小說的原型公式》宏觀微觀分別視之,其實便是習得「暢銷長篇小說的佈局技法」與「角色人物心理變化」兩大核心。前者整體結構為「原型公式」之套用,而後者用以組串長篇、小篇幅角色形塑與人物事件情狀描寫之「原型公式」—原理其實等同心理學對人的解析觀照。

 

心理學本來是「歸納人類情感、創傷與行為關係之研究」所發展出來的學科,雖然並非所有舉止表現與內心情感創傷都必得硬性對號入座或囿限地固定於幾個特定的模式內,然而對於迅速觀照出「驅動主角內心的矛盾衝突」與「某些特異事件對主角的詮釋意義」則綽綽有餘。對於初下筆不知該如何設計人物內心轉圜或突破主角心理癥結的初學創作者,有很好的引領效果。且心理學「超然獨立的外觀」視野,更與創作者「全知宏觀」的立場若合符節。

 

畢竟寫作長篇與短篇不同,短篇或許只需一個意念、氛圍或情緒等便可揮灑而成,然而長篇需要的不僅是創意的迸發與耐心毅力,還需注重密密麻麻角色人物心理的內在變化與事件的因果連結,前後邏輯一貫成了寫作長篇的基本功,而故事人物的曲折內心與情節轉換,便是最能讀出一個作家火候的重點之處。以下嘗試心理學叢書之序列為主,加附可映射參照的文學小說作對照。讀者可試著將兩者互逆相推,便可察覺兩者共通共同的「原型」概念。

 

首先以岡田尊司醫師《父親這種病》及《母親這種病》作介紹。乍讀此二書書名,不免顯得駭人,甚且牽動道德倫常裡,「天下無不是的父母」之敏感神經,遑論這還是在亞洲這傳統以孝為天的世界!其可能引發之喧騰與批評可想而見。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心理諮商輔導,其立意都非根基於「譴責」或「歸罪化」,而是去協助人們去釐清積壓於心的事件或情緒的原貌,藉此理解責任的歸屬、情緒之來源與面對創傷的處理協調,最後才更進一步的寬容諒解,然後重生。此二書亦可以此視之。

 

岡田尊司《父親這種病》及《母親這種病》一貫地以歷史名人的成長變化與現今諮商的實際案例,結合生物體養育與愛所分泌之催產素、血管加壓素兩種荷爾蒙,安全基地的設定與依附關係的穩定與否作深入淺出的剖析,分別來講述親子關係裡,父母行為對孩子引發的各式影響與成因。《父親這種病》裡便列舉文學藝術上的奧斯卡·王爾德(Oscar Wilde)、巴布羅·畢卡索(Pablo Picasso)或沙林傑(J. D. Salinger)、赫曼·赫塞(Hermann Hesse)與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 等人,因父親之故而一生飽受矛盾痛苦的事蹟。

 

大抵而言,催產素具有平靜心情、穩定行為與協助忍耐的「母性」功能,而「血管加壓素」則偏重提高活動性,在保護依附自己的人時將產生攻擊性或探索性,歸屬於「父性」。這種荷爾蒙的分泌將影響生物體的行為,引發鎖鍊效應,例如母親對女兒冷感的女兒,將來成為母親也是在催產素上十分貧乏而無法對孩子表達愛,但有時荷爾蒙分泌因人而異,或可由依附的相互關係誘發催產素的激發而改善。父母親的職責權長,歷史以來一般便是因此特性而劃分。

 

安全基地正如其名,是一個無論在任何狀況下,皆能提供安全感的基地,基本上父母需提供長期穩定依附關係給予孩子,他們才能從中獲得安全感、被愛與從中認定自己有被愛的價值等。但若是缺席或依附關係不穩定,則需要一個等同於理想父母角色的「安全基地」作撫慰。「安全基地」一詞其實亦等同兒童心理學大師愛麗絲.米勒 (Alice Miller)所提出的「協助見證者」或「知情見證者」(這留待下篇補充)。意指在受創或感到不安時,一個提供庇護心安具備安撫效用的人。

 

如吳茗秀《三郎》一書中那位桃園某望族的第三子,白色恐怖時期,總驚懼於父親權威陰影與母親偏愛其他孩子的差別待遇下,生命中唯一的光,便是總有位充滿愛心耐心,拿書給他看鼓勵他求學,甚至生病也會照料三郎的醫生鄰居。這位醫生哥哥在他受虐的成長過程,總擔負著解惑協助安撫與陪伴功能,便是三郎的「安全基地」。

 

相較於母親至少具備有懷胎十月的生物共生時期,父親的角色顯得突兀像是個外人。但其實母親偏重於養育與愛的功能,而父親的重要性則是「界線的設置」與「禁制」,具備有規範引領孩子社會化的標竿功能。就「伊底帕斯」弒父戀母的情結上,展現的其實是孩子與母親同屬「母子融合期」,排拒外人的一種反應機制,然而孩子必須學習脫離母親,藉由父親引導與父親形象的複製內化,才能習得成為踏入社會的基準模範。成長便是由「母子融合期」,進展到父親介入,引領孩子與母親分離,最後社會化的完整過程。

 

在過程中,若是母子分離不完全都可能造就孩童自我主體性被母親吞噬,而父親仄是作為標竿、社會化形象的關鍵,無論其行為好壞(暴虐酗酒或懦弱無道),孩童都會因內在本能的驅力、迷戀而全數複製。父親他那將孩子帶離母親,以協助其自我本體成型的功能相當重要。作為權威者的父親,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對於犯罪的抑制與規範實際上更具有一定效果。然而若是父親缺席或失能任由母親吞噬孩子主體引發母親這種病或因此無社會標竿可學習者者,孩子在自我認同或整合上將會產生混淆與錯亂。於是將來在人際關係、社會化,甚至建立新家庭上,都會遭遇各式阻難。

 

鑑於父親對「自我認同主體性」的重要性舉足輕重。故而諸多童話、兒童青少年作品,甚至文學成人經典等,「尋父旅途」作為開啟自我成長統合的途徑便是肇因於此。例如羅伯.歐姆斯德(Robert Olmstead)《少年羅比的異境之旅》(Coal Black Horse)。此一成長小說講述戰事失敗的過渡期,羅比依從母親吩咐,前往戰場尋父。路途滿佈支離破碎的人體軀塊、哀嚎與人類極端的惡念惡行—男扮裝卻為巧取豪奪的殺人竊盜、挖掘垂死士兵鑲金牙齒的惡徒、以宗教為名卻強擄/強姦民女的牧師等。寂寞又害怕的男孩,僅有母親離別所贈,藍灰兩面的軍裝,與毛色純黑、宛若能洞察人性的「黑炭」神駒為伴。於血淋淋的滿目瘡痍中,男孩逐漸學會成長,褪去孩童的稚氣純真,改以冷漠殘酷的大人面貌,回應這紛擾的世界。藉由尋父之旅以達成青少年自我主體的成熟蛻變、範圍更廣者則會推展至尋父尋母最後自我覺醒的道路試煉。

以下先就「父親的缺席或死亡,引發孩子自我認同的崩裂混亂」的故事進行論述,其中更不乏以「父親過世協助移靈那幾天」作為整合自己混亂人生的媒介。

 

首先,自我與國家主體認同並行敘述者,則有陳玉慧《海神家族》與史碧樂.列維查洛芙(Sibylle Lewitscharoff)《八百萬個老爸在路上》(Apostoloff)。

 

榮獲2007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藉由異鄉女子的返家溯源,串起了台灣1930至2000年初,三代家族裡女性的幽密紀事的《海神家族》,由海神媽祖此一女神信仰的守望下,神話裡貫串中國與台灣,父系總缺席不存的堅強女性群像。叨叨絮絮綿密的人物心事,建構出中國與台灣歷史交錯的命運脈絡,去探索生命中難以定位的父系父親,進而延展至國家父土(本省外省、中國或台灣)間,自我認同的崩裂茫然。而家族中不停失去父親引領離開母子融合區塊的女子群,也使得母女總陷落於與矛盾衝突的激切裡,為尋求脫離與成長,逼使家族中的女子最終只得選擇出逃一途。

 

而獲得2013年,德國畢希納獎及萊比錫書展大獎,史碧樂.列維查洛芙的《八百萬個老爸在路上》亦與《海神家族》「思父同懷鄉」的情感旅程有異曲同工之效。一對自德國返鄉參與父親移靈的姊妹花,在這13部加長禮車與四十多人一同的移靈之旅,搭配上可視為保加利亞旅遊指南的曼妙風光,一路穿插起離國而導致憂鬱纏身屢屢自殺的父親身影,及陌生卻又熟悉的保加利亞國土歷史變遷及風貌嬗遞,矛盾且辛辣的語調摹繪出「思父懷鄉」的動人情懷。

 

《海神家族》與《八百萬個老爸在路上》同樣環繞著「思父與還鄉」中對自我主體與國家認同的整合與混亂,這些在家族中不停出逃的女子們,只得藉由如此特別的回憶與返鄉行旅去串整成長路途上,當時未能串接完整的自我意識。如《八百萬個老爸在路上》以父親死亡串起所有情節/情結者,尚有劉梓潔《父後七日》與強納森.崔普爾(Jonathan Tropper)《如果那一天》(This is Where I Leave You)(電影《愛在頭七天》原著小說)。

 

相較於上述二書較為嚴肅尖苛的家國情感與愁思,以個人成長傷痛與家人關係糾結為主脈絡的劉梓潔《父後七日》與強納森.崔普爾(Jonathan Tropper)《如果那一天》(This is Where I Leave You)(電影《愛在頭七天》原著小說)兩部作品則像心有靈犀似的,同寫父親之死,卻都以詼諧逗趣口吻去面對父親過世後的那七天。

 

儀禮上《父後七日》以台灣道教喪葬習俗,特別是誇張近乎戲劇化的喪葬儀式與元素,何時該哭該跪,穿穿脫脫的白衣與假哭嚎叫的孝女白琴,穿插主角親人家的互動與對父親的思念。而《如果那一天》儀禮上則以猶太喪葬習俗息瓦貫串,為這頭七天聚集過來的家族人物,於鹹濕辛辣的劇情鋪陳下「高潮」連連,細膩地反映出各自成長的悲歡愛恨,刻畫入骨。佈局令人發噱叫好。

 

《父後七日》來自散文首獎,根基於父親過世後對他的懷想哀愁,中心或出發點都立基在遣發對父親的懷念上。《如果那一天》雖也有緬懷父親的意味,但卻更偏向個人內在傷痛與家人關係的處理。劇情從捉姦當王八開始描述(開頭就把捉姦寫得爆破讀者鼻血的鮮血四濺),老闆與妻子,母親、兄弟等人「不可告人」的姦情輪番上場,揭開整個家族亂到不行的羅曼(雜交)史。嚴肅不行的守喪息瓦,最後卻淪為處處嗅聞誰誰誰身上有炒飯味道與呻吟聲的家族荒謬劇(但這真的不是色情書)、寫實人性(人、性,與人性)的浮士繪。

 

另外,除缺席或死亡的父親外,有種比較特別的是「有跟沒有一樣」,父親失能相關者,如尼克.弗林(Nick Flynn)《厄城爛夜:廢渣老爸與我的荒唐人生》(Another Bullshit Night in Suck City: A Memoir);或是比較不像一般權威父親形象,如最近公視熱播的《長不大的爸爸》。

 

所謂的父親失能,指得是父親確實是存在,但對父親基本引領或照顧等功能卻是不全,可能將之全數托給母親,或是只專心活在自己的世界而對孩童成長毫無關注或協助力量。父母職能失衡可能是因為社會型態的轉變,父親長年在外工作而缺席,或傳統觀念上養育為母親責任之歸屬等而無意涉及。更糟的是還會有拖累全家的情形,如酗酒、賭博、毒品上癮家暴或要錢等。

 

尼克.弗林《厄城爛夜:廢渣老爸與我的荒唐人生》正如書名所示,本書是詩人尼克.弗林的自傳體,自小就缺席的廢渣父親,在記憶裡總是面目模糊,只片段知道父親喜歡自稱詩人(但從來沒有人讀過他的創世鉅作),整天異想天開自己將成為榮獲諾貝爾獎的暢銷作家,遊手好閒,最後因偽造支票蹲苦牢,出獄後開計程車維生。可憐的尼克於是從小輾轉於各個父親(老母的新男友)與毒梟間,耽溺於酒精與毒品。等21歲母親自殺後,他進入遊民收容所工作,然而父親後腳也跟著來—作為被收容的遊民....

 

父親像是有自毀傾向般地毀去自己的人生,可是牢獄之災中,卻又總對尼克敘及他將成名於世的偉大小說,面對著在自己成長只出一張嘴關注自己,卻絲毫難以望見孩子、這樣「無所能為又無所不為」的廢渣父親,崩潰的尼克除酒精與毒品外,最後由詩打開了生命的窗口。歷經水電工、船員、走私,收容所員工至教師,最終寫出了小說,完成了父親「一直未完成的夢」。

 

此書頗為艱澀難讀,一則是作者以詩與戲劇形式交叉父親與自身成長的回憶過程,顯得破碎,二則其中深深的無力感與辛酸叫人不忍卒讀。這種破碎拼接的形式恰恰也顯露出一名擁有失能父親在自我主體與成長的過程,是如何的破碎混亂以致於難以整合。作者藉由此書大抵去療癒成長缺席父親的傷痛與母親自殺的自責不安。

 

乍讀此書時,還以為會是歐亨利 ( O’Henry)《最後一片葉子》(The Last Leaf )雖是吹噓嘴砲,但最終卻會發現犧牲奉獻的溫暖微光。然而閱讀《厄城爛夜》,越讀只越覺得心往下沈,最終陷入絕望的無力感。

 

無怪乎作者會於文中特意強調「兄弟姊妹我沒有,這個男人的父親是我父親的兒子」,這個繞口的謎底,便是揭露出那個男人(我)的兒子就是我的父親。其實是指父子角色對調,由孩子承擔照料責任反過來去照料父親的痛苦矛盾。

 

尼克的酒癮毒癮,正與約翰.弗瑞爾與琳達.弗瑞爾(John C. Friel &Linda D. Friel)合著《小大人症候群:重塑我的家,拾回完整自我》(Adult Children: The Secrets of Dysfunctional Families)「家庭功能失衡引發內在成癮或共依存的問題,並且常在自我身份認同產生混淆錯亂」的概念若合符節。

 

因為「小大人症候群」,本就是因為撫養者(父母或其他型的親子關係)行為或內心的缺陷缺席,而迫使「小孩」必須即早扮演「大人」的角色,提供家庭成員各式的需索照料。這種在驚嚇中提早「成熟」的「小大人」,內在創傷與未被滿足的需求,便是往後引發成癮或錯亂的源頭。

 

不過,最近公視熱播的《長不大的爸爸》相比《厄城爛夜》氛圍則好上許多,基調也顯得溫馨討喜。主要以一對天真不世故的翁婿關係,形同父子的相處,去呈顯「長不大的爸爸」,正面而幽默的講述就算當上老爸也像是天真大男孩的溫暖情境。有時善良純真,有時頑固煩人像個孩子的角色也算是顛覆「老爸」既定權威形象的可愛劇場。

 

另外,馬修.魁克 (Matthew Quick)《尼爾的幸運旅程》(The Good Luck of Right Now)雖亦有尋父之旅,但牽扯親子關係與主角類別較為特別,就留待下篇補充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teraturer1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