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getImage (1)  getImage  

 

 

【暢銷小說的原型公式—關於愛Ⅲ】

 

(五) 沈重的愛戀,愛與罪的宣判: 路易絲‧道媞《蘋果園之罪》與艾琳.凱莉《你回來的時候》

 

暢銷小說的原型公式中,關於愛的主題,如在上述四點所提及,以繁華流轉來體驗愛的滄桑悲涼、大仁哥/大仁妹的永久守護與愛戀、魚雁往返互訴衷腸,以及最受少女群眾瘋狂的荷爾蒙澎湃擴散法等類,不管劇情鋪排如何曲折迂迴,讀者皆可感受到,在字裡行間濃厚愛戀情懷遠甚劇中其他元素。不過,有種類型卻是在甜蜜的愛戀中背負沈重枷鎖,而使主角蹣跚頗行,甚至讓愛與罪行相扣而必得面臨審判定罪。以路易絲‧道媞《蘋果園之罪》與艾琳.凱莉《你回來的時候》為介紹。

 

在此之前,關乎愛與罪,我會想到被視為美國文學史上浪漫主義小說開創者的納撒尼爾‧霍桑於一八五零年出版的《紅字》。此書講述了十七世紀,正當政教合一的清教盛行年代,美麗已婚的赫絲特‧普林與青年牧師丁米司兌爾間的禁忌愛戀,換得了她胸前與世不容與恥辱的猩紅色烙印,這代表通姦的符號A將她隔絕於社會之外而倍受歧視,卻彰顯了女主角為愛付出的不悔與犧牲。而路易絲‧道媞《蘋果園之罪》與艾琳.凱莉《你回來的時候》亦在愛上套住層層枷鎖而不得喘氣。

 

路易絲‧道媞《蘋果園之罪》講述一名頗富盛名的遺傳學家,邂逅身份神秘、隨身藏有多支電話的男子,在各處(教堂、蘋果園、僻靜巷弄等)的陰影下縱情恣慾,但這樣的危險關係,卻在一樁謀殺案中,演變為對愛質詢的法庭攻防。而艾琳.凱莉《你回來的時候》則類似2003年貝納多·貝托魯奇《巴黎初體驗》,由外人進入謎樣姊弟宅邸的劇情架構(男vs.姊弟),不過是以(女vs.兄妹)做敘述,女子認識了家道中落卻仍夜夜笙歌、放蕩狂歡的豪宅與兄妹,關於愛的錯失與命運的悲劇,最終使得人人落入愛的重罪當中,無可自拔。

 

首先。兩書佈局皆以【首—過程—末】三部分為骨架,不過作為懸念的首章,則分別是末章的一部份(《蘋果園之罪》),或中段故事過程中存有的一部份(《你回來的時候》)如此則可有前後呼應之效,又有懸疑補足缺漏的驚喜感。在《卜洛克的小說學堂》裡,曾談及引人入勝或具備懸疑氣味的寫作方式,便是將順序打亂,盡可能的不要使用順序法。開宗明義的首章,具備有須立即抓住讀者眼球的功用,極為重要,絕不可以無趣的枝微末節開場。這種寫作佈局在推理小說中尤為常見,例如櫻木紫乃的《玻璃蘆葦》,開頭先短篇布置火災犯案現場情形,接而娓娓道來一切事情發生的爭端,在末章時,再回顧首章的情節,並揭示最後的犯案真相,這種開頭充滿懸疑,使讀者懷抱疑問按捺好奇讀起中間敘事,最後真相大白,充滿跌宕起伏的破案驚喜與閱讀感。

 

其二,兩書皆陷溺在因愛而入罪的痛苦(監獄與法庭),而傷害了愛的甜蜜本質。《蘋果園之罪》本身是部隱喻性與環節相扣極為縝密的作品。聲名遠播的遺傳學家,卻因DNA基因的檢測而被證實有罪,(當然了此樁罪行的犯案,本就是因礙於DNA的遠大功效而使雪球越滾越大,難以收拾);神秘男子X的謎樣色彩,原來都不過是自我的假想與捏造,兩人縱情歡愛的慾望洪流,正隱喻著亞當夏娃偷嚐禁果而遭流放之罪。書中更以「在多大的熱度下,黑猩猩母親才會將孩子踩踏於下以自保」的生物實驗,來質疑愛的真諦。《你回來的時候》則從雙性戀愛的吸引,進入沒落的宅邸,然而愛的轉移,命運悲劇下逼使得人性的自私自利逐漸浮上檯面,關於情緒勒索、情緒剝削的痛苦,造就了一種膨脹的自我中心,為了守護一個完整幸福的家,殺人犯案看來早已別無選擇....

 

愛裡的崎嶇難行或甜蜜相知,在此種類小說的撰寫中,反而幻化成一道道無法拆卸的枷鎖與殺人犯案,使主角身心時不時受魔鬼折騰與困擾,難以脫身。

 

小笑話:其實吉莉安‧弗琳《控制》頗也有愛與罪攻防戰的味道,(愛咪:我可是為你殺了人!)但並非同於上述二書的沈重壓迫基調,而是一種情人間控制與報復的歡樂喜劇(雖然尼克可能不這麼想),故而我就不將《控制》列於此一條目之中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teraturer1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