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鏡之孤城》書衣背面  

童話轉生術-心之歸處,意念即可成真】讀辻村深月《鏡之孤城》

辻村深月榮獲2018年本屋大賞得獎作品的《鏡之孤城》,故事分別以「觀望狀況(58)、「恍然大悟(912)與「珍重再見(13)至關城與尾聲這學期/三部曲結構的遞進,講述各懷心事,由此拒學繭居的七位少年少女-小心、理音、嬉野、小晶、風歌、政宗、昂,如何不約而同地,透過發光炫彩的鏡,進入奇幻鏡城,由此尋得志同道合伙伴與自我追尋的冒險行旅。

以雪科第五中學青澀小女孩安西心為主視角敘述,誤入奇境/鏡-璀璨巍峨受神秘「小姐」(配戴狼面具的女孩)權掌的鏡城,開關定期,供給每人天賦適性與心之想望的房間,拒學繭居的他們由此而得一方天地,唯規則明訂,賞罰分明,每日逾期久滯超過五點將牽連全體不幸,三月閉城前,若誰能尋得美夢成真鑰匙,將得許願心想事成,只是代價會失去記憶並提早閉。

心理學研究說,人是群居的動物,往常將由「同情共感」達到社會認同與關係依附,然而遺憾的是,世事豈能盡如人意?就算父母再溫和再努力,生就為人,命定創傷的情緒陰影仍不免如影隨形,由生至長,我們也難免遭遇不公平-

即便自己明明沒錯,卻被邏輯乖張的自我中心者,情緒勒索、群起圍攻霸凌排擠,又因精神冷暴力的無影無形,找不出憑據,使得正義女神也只能矇眼,沒人站在你這邊替你言語,就是因為無法不去在意所以無法置之不理,卻嚐盡「提出問題,反而被認為有問題」的憤恨委屈。

此時父母與師長等重要他人能夠「同理」的重要性便不言而喻,「別理他們」、「你做了什麼不然別人怎麼這樣」的受害檢討都無濟於事,若被霸凌還被要求原諒、道歉或和解的強逼,只會雪上加霜,造就心理陰影層層疊進

可嘆世間情理,畢竟責求自己(或小孩)容易,因為責求自己(或小孩),皆存於自身控制的範圍界定,遠勝那不可抗拒的命定或權力斜傾,以及箇中引發生存的不安焦慮,不幸的是,有時我們會驚覺,正義須得自己給得,否則因為創傷陰影被控制,更容易墮入地獄的深淵。

然而伸手不見五指的那時,也只能以平行時空無限可能,逃避可恥但有用的行動,來做人生現實憾恨的消弭,類比布萊克.克勞奇(Blake Crouch)人生複本多重宇宙的《人生複本》(Dark Matter),抑或是宮部美幸《逝去的王國之城》霸凌排擠這平庸日常邪惡人性的怵目驚心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平行時空無限可能」文類的題旨核心,往往多落在「多重選擇」悵惘迥異,生活日常重複排比特殊敘事結構與情感經歷,有時易流於枯燥,讓讀者深感乏味無力,失了驚奇然而《鏡之孤城》卻一改此弊,「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從《小紅帽》《大野狼與七隻小羊》的童話翻轉顛覆,乍見可能是平行增生、樹狀分散的七大王國,須得適者生存的殘忍爭競不意竟是暗嵌年代事物詭計,命運輪轉的溫情;假的眼睛業障重,視而不見的命運佈局將使時光沙漏輾轉由長大成人的誰撫慰過去我們,未及療癒邊緣角落哭泣的曾經。

另外,這鏡裏內外,面具無臉拼湊真相的玄幻,彷彿2014年,臺北美術館,張嘉穎「童話轉生術」的自我錯亂,更讓人思及1936年由法國精神分析舉足輕重的思想家拉岡(Jacques Lacan)所提的「鏡像階段」(the mirror stage)-約莫618個月大的嬰幼兒,在混淆現實與虛構的「鏡像體驗」中,捏塑「自我」概念的玩耍,欲藉「他者」來辨識/確知自身存在,可鏡中所識之自我,卻非實象實乃幻象。

實象幻象逐步轉承,經由主要照顧者、人際關係網絡與社會價值觀成就,才慢慢發展完整,自我的成形與完熟,若是自尊薄弱或自我發展不夠健全,都將使人自卑,須仰賴他人,如此爾後則更有「完美情人」或「光燦朋友」的存在投射,以補己身不足之缺漏,小說前後安西心的願望與成真,即是這樣的意欲想望。

於是童話轉生,鏡城的全面啟動,點點滴滴拼湊,這才知曉,樣集體潛意識的時空穿越/代代傳衍的集體創傷/社會關係網絡原型,鏡之孤城所指,實乃「德不孤,必有鄰」,相互幫助援手的惺惺相惜,或難捨難分的情誼印記,將使心之歸處,意念即可成真!

 

參考書目與展覽

 

辻村深月《鏡之孤城》,臺北:皇冠,2018

布萊克.克勞奇(Blake Crouch)《人生複本》(Dark Matter),臺北:寂寞,2017

瑪麗法蘭絲.伊里戈揚(Marie-France Hirigoyen)《冷暴力》,臺北:商周,2015

蘇絢慧《完美情人不存在》,臺北:平安文化,2018

高橋和巳《好想消失:父母會傷人,但你值得被愛》,臺北:世潮,2018

許皓宜《即使家庭會傷人,愛依然存在》,臺北,如何,2017

梅樂蒂.碧緹(Melody Beattie)《練習設立界線》(The New CodependencyHelp and Guidance for Today’s Generation),臺北:遠流,2017

紀昭君【平行時空.無限可能】《假的眼睛業障重》,臺北:秀威資訊,20191月即將出版。

張一兵不可能的存在之真:拉岡哲學映射》,臺北:秀威資訊2015  

張嘉穎個展《童話轉生術》,臺北美術館藝術展,2014/10/25~2014/11/30

註:本文主標,取名借用於張嘉穎個展《童話轉生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teraturer1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