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MD0000002818000164_pic                  下載  

 

【補充1—解離】

 

之前心理學篇章曾談及創傷後心理壓力症候群(PTSD)將引發的種種症狀,如肇因於人經歷重大創傷經驗如虐待、暴力、自然災害(地震海嘯)、霸凌、性侵、拋棄、重大意外事件等,將導致失憶或解離等,做為寫作的詭計佈局。

 

其實解離此症,是心理面臨巨大壓力或創傷所產生的一種調適機制,將會以失去記憶、感覺,以及自身與周遭環境的連結的表徵呈現。患者將不由自主的受驚惶、恐懼、回閃(flashbacks)等的記憶碎片入侵,反覆於腦海內播放正如過往創傷畫面,不斷在腦海內重演,常處於創傷情境的痛楚當中。嚴重者則會因失憶而造就自身重要資訊、知識與技能的遺忘,宛若變成另一個人一樣。

 

此種機制本來是一般人在經歷創傷事件後,本能性的重複特定記憶,以減輕事件的衝擊力道。然而PTSD患者卻陷溺於機制的恐怖迴圈裡難以自拔,不僅原本恐懼等負面情緒不減,反而腦海宛若被入侵般,跳針似地反覆播放,跳脫「恐怖記憶」的範疇,而成為栩栩如生的當下事件重演。

 

在瑪琳‧史坦伯格與瑪辛‧史諾合著(Marlene Steinberg、Maxine Schnall)的《鏡子裡的陌生人:解離症:一種隱藏的流行病》(The Stranger in the Mirror─Dissociation:The Hidden Epidemic)中,便詳述了此種症狀的各式表現,以及解離可能出現失憶、自我感與現實感喪失造就身份認同上的混淆、錯亂與轉變。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本書將另有定義的瀕死、前世今生、被幽浮綁架、進入奇幻國度的異境世界、離魂(從他處遠觀自己)、附身(體內有其他人格)等各項上,一一檢視卻其實是解離症狀的表徵。另外,解離症來自於創傷,而創傷湧現的內在傷痛、憤怒與各式負面情緒與壓力等,也往往是藝術創作者創作的來源與出口。所以藝術創作者不乏天馬行空的異世界想像、解離自身軀殼等的描繪,或許部分便來自於此種症狀的「真實」感受。這看法也太有趣了!

 

【補充2—依附與夫妻情緒取向的婚姻治療】

 

之前談及關於心理上的依附情感與關係,將會是影響小孩人格與成長的重要元素。不過很特別的是,平日裡雖然我也常追蹤鄧惠文與許常德等對於兩性關係的鞭辟剖析。不過原來除了立場、價值觀的碰撞或取向歧異、溝通技巧的練習等,還有蘇珊.強森(Sue Johnson)在 《抱緊我:扭轉夫妻關係的七種對話》(Hold Me Tight:Seven Conversations for Lifetime of Love),將「情感依附關係」的概念,落實到婚姻諮商的治療上,實屬特別。

 

此書深入淺出的將成人依附理論,落實至夫妻婚姻諮商治療中的一環,首創式的以「情緒取向療法」(Emotionally Focused Therapy,簡稱EFT)替代一般「溝通技巧的增進」與「常見歧異衝突的協調」,做為婚姻治療中的關注要點。以此理解夫妻情緒阻難時,撇除「童年創傷、溝通原則與協商」等療法,而獨以情緒治療與成人依附來做為扭轉關係的情緒歷程,非常奇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teraturer1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