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暢銷小說的原型公式—女性篇Ⅳ】母女關係

 

女性相關小說,除了著重兩性戀愛的奇幻羅曼史與較為寫實的赤裸裸情慾等,另外若觸及內心大幅的情感爆裂,總與「母女關係」有關,特別是「受控於母親的壓抑痛苦」或「母女間的爭鬥對立」最為顯著。

 

一. 受控於母親的壓抑痛苦


 當娜塔莉·波曼翩翩起舞,她這內心矛盾、內外交逼的黑白天鵝,展翅時總時刻感受到母親試圖掌控她的壓力而難以舒張;而艾芙烈.葉利尼克半自傳體的《鋼琴教師》裡,年屆四十的愛莉卡,與控制欲強烈的年邁老母同住,母親長年嚴厲的管教與干涉,導致她性格上的壓抑矛盾,只得透過自虐與窺看情色影片等以抒發憤怒與不滿。這二件作品完美地詮釋女兒因「受控於母親的壓抑痛苦」而迸生性格上的矛盾分裂。而《鋼琴教師》更由此導致她與男學生的愛戀溺於「性虐待與被虐」、相互爭奪支配權而難以自拔。

 

另外,現實中被虐打著長大的莒哈絲,在自傳味濃厚的《情人》裡描摹與中國富少強烈情感同時,也總感受到母親無時無刻的「炯炯」目光。擅摹人間情愛的張愛玲,幼年也飽受「母親缺席」與「父親毒打監禁」之苦,字裡行間總不經意地透露關於母親無法回應女兒的冷漠。如《傾城之戀》女主角流蘇因遭眾人欺凌而嗚咽地在她母親床頭哭泣時,她母親卻只是呆著臉不作聲。這些女作家「母女關係」的崩裂與創傷,影響了他們內在的矛盾衝突與壓抑痛苦,致使即便在成人後處理兩性關係上,仍不時的被烏壓壓「母親」的影子所籠罩。

 

這讓我想到精神科醫師岡田尊司所著《母親這種病:現代人的心靈問題,可能都來自於母親?》。這不是一本撻伐母親作為的書,而是引導人們反思己身行為、心理狀態,如寂寞、焦慮、憂鬱、飲食障礙、酗酒、藥物上癮、自殘、繭居、虐待、離婚、完美主義等,真正的原因可能都來自於與母親的關係。文中也提到母子關係將會使創傷一轉為藝術創作,如宮崎駿、約翰藍儂等。

 

二.母女間的爭鬥對立

 

而文本裡「母女間的爭鬥對立」,則以詹姆士.凱因《浮生》(2011年凱特溫斯蕾所主演HBO影集《幻世浮生》原著小說)與凱特琳.彭歌《鱷魚的黃眼睛》為代表。二書大抵是描繪單親媽媽含辛茹苦養育女兒,卻在窮困為錢所苦的生活中,強烈對比出母親自尊自傲與女兒虛榮勢利的陰暗衝突。

 

另外,櫻木紫乃《玻璃蘆葦》中,節子開立色情賓館的丈夫卻是母親以前的情人,而死去的焦骨到底是「錯母為女」,還是女兒亟欲斬斷彼此連結的象徵。活生活現出母女間的相似與對峙。還有凡妮莎.笛芬堡《花語》,這與上述親生母女的對峙無關,而是藉由貫穿全書的花語隱喻,講述孤女在母女關係(孤女v.s.養母,孤女v.s.女兒)的畏懼惶恐,延伸與丈夫無法穩定的關係。

 

【暢銷小說的原型公式—女性篇Ⅴ】

 

最後,有一點蠻特別的是,在女性相關的題材,常會在描摹女性情感與自覺中加入知識或技能。如李正明《風之畫師》(畫畫),講述才華洋溢卻因時代傳統受限性別,只得女扮男裝入畫塾,最後發表作品也無法以真名示外的苦楚。崔西.雪佛蘭《情人與獨角獸》(編織),在一幅幅的織品中隱藏著不可述說的愛戀。金.愛德華茲《夢之湖》(環保生態與歷史),挖掘過去的同時,也是觀照自我內心的旅程。

 

凡妮莎.笛芬堡《花語》(花)因幼年遭棄與受虐而影響成人關係的營造。《溫室女子與慾望九種植物》(植物),從都市出逃尋求自由,踏上尋愛旅程。《香料情婦》(香料),在解讀分類香料能力與追愛中難以抉擇的矛盾。蘿拉.艾斯奇維《巧克力情人》(烹飪)每道食物隱藏著情感與魔力,可藉此嚐出家族與愛情裡的悲劇。伊莎貝.阿言德《春膳》則以美食佐情慾。

 

上述貫穿知識或特殊技能,其實旨在描摹女性情感與自覺。而以下則無關。如《貧窮百萬富翁》的原著小說,維卡斯.史瓦盧普《Q&A》(知識問答),以益智節目的問答串起男主角感人戀情與童年的記憶。三浦紫苑《哪啊哪啊神去村》與朗恩.瑞許《惡女心計》(伐木業)分別以伐木業為背景設定,前者主要是剛出社會的青春爆笑物語,後者則兼納嚴謹1929年於北卡羅萊納山間林地伐木業相關,甚至涉及馴鷹、補蛇、經營版圖或服裝考究等細節。而林睿奇《肯恩斯城邦》(經濟學),以奇幻冒險為皮,經濟學為骨。伊蓮諾‧卡頓《發光體》(星座等)則混合星座天體運行、移民歷史風貌、哥德、降靈會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teraturer1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