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下載  

 

【推薦書單】珀拉.霍金斯《列車上的女孩》

 

珀拉.霍金斯(Paula Hawkins)《列車上的女孩》(The Girl on the Train),此書寫作手法類同湊佳苗《高校入試》,以各角色第一人稱「我」的「告白」敘事,紛陳瑞秋(前妻)、梅根(小三)及安娜(正宮)三者日記體,佐以事件時間序列進行鋪排混雜,而以失婚崩潰酗酒的前妻瑞秋為主,其他二人作關鍵揭發的微型篇幅為輔。

 

劇情起伏大抵為直線到底尾端則變化為尖峰震盪的心電圖,和S. J. 華森(S.J. Watson)鏡像姊妹作《別相信任何人》(Before I Go to Sleep)與《雙面陷阱》(Second Life)若合符節。往往總是由病態人格枯燥日常的反覆摹寫(失婚酗酒女/失憶疑心女/心理創傷各式成癮者),經由情愛的歡愉貪戀造就平淡轉折(雙劈或三「劈」引火自焚),最後才於終局逆轉意想不到的真相。

 

故而三書雖題旨各異,然觀其中心脈絡、筆法、主角設定與使用元素等,卻是一脈相承,並無差別—唯一殊異者則是《列車上的女孩》更增添列車移動敘事、直線上雷同格局之屋邸為混淆詭計。不過若論筆力迂迴,私心仍覺得以S. J. 華森為勝(這麼講聽起來很偏心,可事實就是如此)。

本書號稱「攻占英、美、瑞典、比利時、葡萄牙書店總冠軍」,S. J. 華森作品熱銷更自不待言,不過若細細細拆解,便可庖丁解牛般地體悟,此類寫作大抵以病態人格情境,特別是「酗酒成癮失憶疑神疑鬼」反覆書寫,在於此等平淡中串雜激情模糊片段為引,於不意間埋藏關鍵要點,至最後一頁方知起因溯源皆來自於「愛」的不忠與變化(聽起來好偶像劇)。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此種書寫肇因於前頭大篇幅的枯燥敘事,欲經營此類的作者素質需具有「不厭其煩」的「耐心定力」。畢竟對讀者而言,未揭曉真相前皆覺懸疑趣味,然而對於「全知全能」、已對設計詭計了然於胸而毫無揭謎樂趣的作者,如何鎮日反覆書寫主角如斯的枯燥無味,對作者亦算是一項考驗。以下另介紹一草一木皆樂趣無窮,宛若雲霄飛車旋轉崩馳的刺激作品。艾莉克絲.瑪伍德 (Alex Marwood)《兇手在隔壁》(The Killer Next Door)。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8307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teraturer1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