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3f125d29be584bcc81c41e37f710ab59   3  
 
 
【小說文本與心理學的映射參照—霸凌篇】
 
 
新聞事件裡,藝人名模因網路霸凌輕生的消息震驚全國。不過,霸凌不僅囿限於網路資源上,由校園、職場與各式社群網絡等,無形的壓力與逼迫無所不在,往往如毒氣似的籠罩受害者的全數事件而使其難以喘息。心理叢書以陳俊欽醫師《黑羊效應:心理醫師帶你走出無所不在的霸凌現象》與瑪麗法蘭絲.伊里戈揚(Marie-France Hirigoyen)《冷暴力》做介紹。
 
 
陳俊欽醫師《黑羊效應》分別以黑羊(受害者)、屠夫(霸凌者)與其他人(旁觀者)所叢聚出的群體獻祭犧牲模式,來講述霸凌隱形卻威力萬均的慘烈過程與療癒。霸凌者(屠夫)與受害者(黑羊)本質之好壞界線並不分明。黑羊往往是集體壓力之出口,由眾多黑羊候選者逐一被剔除後,剩下最符合的那隻,有時甚且不過歸咎於運氣不好(人衰認命),或特質異於他人(先知與偉大的成功者皆是寂寞的)。霸凌者亦非全然為利益導向的奸惡之徒,然而事態的演變總往往於無意識中開始變調。
 
 
旁觀者超然獨立地冷眼相看、黑羊被逼迫至角落無處脫身只得示弱討好求饒,然而此舉卻無能解救遭屠夫宰割的悲慘命運。移時遽增的壓迫與排擠,最終陷落地獄式的焰火,烈火焚身,直至黑羊死亡、消失或離開。此時眾人卻悄然宛若一切平靜如常。然而落入地獄惡火的受害黑羊,卻時刻遭受烈火焚身之苦,不得輪迴超生。
 
陳俊欽醫師深入淺出的講述霸凌獻祭模式裡,被害者、加害者與旁觀者的互動關係,並且於書末提供黑羊之自我療癒法—被霸凌者痛苦指數甚高,多數人難以忍耐。然而能由地獄煉火中浴火重生,必然有人默默相伴身旁,共同度過創傷。醫師建議以關注己身幸運處來扭轉被霸凌的創痛,重回生活正軌。且除此黑羊心理自我療癒法外,並對外告知團體黑羊效應的存在,或請成員閱讀《黑羊效應》等。
 
 
然而我個人卻認為上述方法並不實用。正如台北市場柯文哲曾描述為實驗去收容所抓狗的經驗—不選目標,群狗合作狂吠而難以近身;若只專注追逐一隻,則眾狗合力將其推出,這就是解決團體焦慮(生命危機)的最佳捷徑。面臨自身利益與壓迫時,所謂溫良恭儉讓與道德認知,並無任何用處,提醒只是促發對方惱羞成怒,進行更多重的霸凌而已。
 
 
另外瑪麗法蘭絲.伊里戈揚《冷暴力》範圍更形廣大,推展至全然的精神虐待與冷暴力的寬廣範疇。本書詳盡地以公私領域可能遭遇到的各式「隱形暴力」與形成過程做述說。肉眼難以得見卻心照不宣實際存在的「冷暴力」無所不在。相比於肉體上的摧殘鬥毆,心靈言語與冷漠敵意氛圍營造出的精神虐待,實質殺傷力宛若鞭殺靈魂般地痛徹心扉。有苦難言無法提出實際佐證正面對決的鬱悶窘境,無疑地將使傷口被加乘放大,並陷落被虐又被質疑的雙重漩渦。
 
 
瑪麗法蘭絲.伊里戈揚醫師將冷暴力定義為「長期用隱而不顯精神虐待、惡意操弄、貶損打擊他人、奪取自尊」而使受害者身心俱創的行為。實際於日常生活裡,同儕、親子、兩性與職場或網路等處所,此類有口難言的施虐—受虐無一不在。話中有話的嘲諷修理、忽略、差別待遇與網路霸凌等,皆無所不包。
 
 
冷暴力因形式曖昧與心理學的「從眾效應」(Bandwagon effect)(或稱樂隊花車效應)而難以防堵介入。「從眾效應」意指做為單一個體的人們,常因群體(顯性或隱性)的壓力,而使認知與行為以多數群眾或權威派別之行事為圭臬,以求與大眾趨向一致。不論同儕、職場與親密的家庭關係等,皆有可能於無意識中,將被害者推入孤立深淵。即便旁觀者感知如此不公,也可能害怕招惹事端一同被孤立而產生「從眾且沈默」的旁觀者,最後成為加害者之一。《冷暴力》此書號稱精神虐待研究與防制經典,條列清晰的將各式關係裡的冷暴力情狀,搭配歷史名人、藝術工作者如作家或諮商者實際案例集成之解說,最後歸結出對上述冷暴力受害者可循求之解決之道或求助對象。
 
 
然而,《冷暴力》類同於《黑羊效應》之「實用解決之道」,個人持論未表認同。如職場霸凌則訴諸勞工權益委員會之類的機構涉入調解。光就台灣職場一地便束手無策。甚至國家制度應當完善保障人民之基本權益,諸如業界(1)假志工真聘僱規避雇主責任,事故發生則因無勞保而損失「職災補償」 (2) 無基本勞資正義,節省人力成本造就一人多用、缺額不補的現象;社會觀感共同標籤過勞加班為責任,離職反抗為草莓之作法(3)新舊世代爭奪資源而使既得利益者獨大(4)高薪低報,勞工給付權益受損(5)實習打雜不支薪,不教技術只壓榨卻冠冕堂皇(6)約聘雇員無保障,員工成為免洗筷制,用完則棄等,皆缺漏百處難以制裁,遑論其他。
 
 
職場困頓剝削與時事相關的食安風暴,令人不禁思及20世紀初,厄普頓.辛克萊《魔鬼的叢林》。一個懷抱夢想的立陶宛家族前往芝加哥,卻歷經警察與無良資方的勒索剝削,加上慘不忍睹的黑心食品製作流程,房仲詐欺與官商勾結賄選等。迫使他們一個個向下沈淪且死亡的悲慘敘事。然而翻開黃怡翎、高有智合著的《過勞之島:台灣職場過勞實錄與對策》,講述台灣薪資階級M型化的對立剝削與過勞等情狀,相隔百年的異鄉政府,人民慘狀卻無甚差別。書末附加之勞工適用法條以求取出路之建議,怕是亦與霸凌對策一同,乃「空中樓閣」的泡沫之路而已。
 
 
團體霸凌與復原相關,尚可參照呂政達《從霸凌到和解》,篇章式深入淺出的以文學電影經典去講述霸凌過程到和解的路程;從實例去講台灣教育體制中的霸凌處置則有南琦《向霸凌Say No!》、王美恩《終結霸凌:洞察孩子內心世界,打破霸凌的惡循環》與常娟《惡魔的法則:從校園霸凌到搶奪弒親》等。還有從預防心態及性侵加害者觀點作精神分析的約翰.伍茲 (John Woods)《失落的童年:性侵害加害者相關的精神分析觀》(Therapeutic Work with Perpetrators of Sexual Abuse)皆可一觀。值得一提的是,與一般人相較,亞斯伯格症患者口拙心慢溝通差,更易淪為被霸凌對象,故對此症之認識亦必須迎頭趕上。東尼.艾伍德 (Tony Attwood)《亞斯伯格症實用指南》(Asperger’s Syndrome)就詳細陳述亞斯柏格症的各項徵兆:對同齡者關注事物難以同理、解讀他人意圖想法有困難及社交技巧的缺乏等,並附上相關治療途徑等資源,融合作者臨床心理分析師的真實診療與亞斯伯格患者的自白,相當實用。
 
 
日常生活裡的霸凌無所不在,上述心理叢書對於被害加害與旁觀者的心路歷程確實精闢知著,對調解中介的建議也實屬理智清晰。然而歸根究底,不聞其聲、未見其形的霸凌處境,本就含納難以正面對決的無力與無助。試圖以有形力量對付無形,恐怕才是矛盾癥結所在。
 
 
知名律師呂秋遠於臉書針對霸凌主題的分享,倒叫人耳目一新。呂律講述其成長過程遭遇的排擠忽視,或許肇因於如今堪稱人生勝利的「優勢」情境,否則眾人便會將霸凌事件詮釋為往後向下沈淪的稻草。而也因此種親身痛苦,促發他對弱勢的「銅鋰鋅」,為之發聲。另有一篇關乎職場考績不公的訴訟,呂律師則婉拒訴訟要求而是建議尋求靠山。因為組織倫理間的隱形暴力,在一般人所謂正式而適當的「實用」途徑如訴訟、委員會、權益會等的中介協調,實際的結果不過是製造對立,加速集團解雇「不聽話員工」與其內部團結力量而已。黑羊一死(消失離開),眾人仍會自顧自各行其生活。何苦來哉?
 
 
其實對於黑羊的真正問題,確實存在有「為什麼是我」的自我質疑,以及無法融入團體的悲傷。光僅就身旁有人守護相助或許可促成心理上的療癒寬恕。然而黑羊們最期待解決的核心,卻是如何擺脫受虐的循環、有能力反制,或者確保此事未來不再發生,以及對施虐眾人加以報復的想法。
 
 
心理上的療癒復原等同於「阿Q式的精神勝利法」,或許因無力還擊也無能改變被毆打的命運,只得在心裡默想著「兒子打老子哪」這樣暫時來舔舐傷口,假裝勝利。可是被霸凌者,內心深處,最在意也最清晰的是,無論如何「他/她就是被打的弱勢,權勢相較低劣,且難以反抗」的事實,自我欺騙只讓受害者更加瞧不起自己而已。
 或許有朝一日,擺脫這樣受虐的循環,成為如呂律這樣可稱人生勝利組的「溫拿」,對於弱勢者抱持著慈悲與同理心。若否,就可能如兒童心理學大師愛麗絲.米勒 (Alice Miller),所有成長,特別是童年累積起而被各式冠冕堂皇說詞壓制而下的憤怒,在缺少協助/知情見證者的情況下,終將演變為獨裁暴虐對整個國族的報復殘殺,這其實亦是心理機制上受虐轉為加害的殘酷循環。
 
文本小說則以史蒂芬.金 (Stephen King)《魔女嘉莉》(Carrie)、茱迪.皮考特 (Jodi Picoult)《事發的19分鐘》(Nineteen Minutes)及反烏托邦青少年小說做為回應映射的對象。
 
 
48e6df87b0260  下載  
 
 
《魔女嘉莉》是故事大師史蒂芬.金於1973年的長篇處女作。故事講述可憐的少女嘉莉,從小便深處於狂熱於基督教基本教義派母親的虐待下,嘉莉天賦血液中的念動力,更加遽了母親標籤女兒為「齷齪巫女」與「不祥存在」的負面觀感。未能於成長過程得到適宜對待的嘉莉,總被殘忍暴虐的推擠鎖入祈禱暗房裡,為著莫須有與莫名所以的罪名懺悔。父親早逝,於母親極端暴力教育下的嘉莉自然於同儕間顯得格格不入,怪異的行為舉止與內向個性成為青春眾人的霸凌對象。16歲的初潮使她驚恐萬分,不僅受同儕「衛生棉條雨」的殘酷洗禮,回家還因女性性徵的各式徵象慘遭母親羞辱修理。再度圈禁迫其贖罪。
 
 
對青春的暴烈與自我認同的衝突,嘉莉最後選擇了以暴力制伏狂亂無知的母親,穿上自行縫補的酒紅禮服,前往舞會。幻想著灰姑娘受虐也終有華麗動人的甜蜜舞會。然而曾經參與霸凌的好心壞心,不分你我地攪擾成舞會皇后加冕時落下的「豬血臨頭」。全身浴血的嘉莉,於是開啟報復的循環,成就為前後呼應的血始血終。
 
 
《魔女嘉莉》念動力所包覆的報復魔法,其實是深層隱喻的校園暴力的反撲,以及「母親這種病」的共同虐待。因家庭因素與同儕格格不入的嘉莉備受欺凌卻無人援助,累積的憤怒被逼到高峰亦屬正常。而關於恐怖的母女關係上,正如依附理論上,哈利.哈洛(Harry Harlow)所製出,安裝有鐵釘或水柱等機關的代理媽媽,受驚的小猴反而會抓得更緊的殘忍。嘉莉受盡凌虐,屠殺後氣弱微絲、恐懼之際,仍嚎叫著「媽媽…媽媽…」,叫人慘不忍睹。
 
 
相比於《魔女嘉莉》幻想翩翩的念動力魔法,茱迪.皮考特《事發的19分鐘》關懷校園霸凌之作則屬平鋪寫實。皮考特以筆下主題充滿道德爭議聞名,如探討青少年霸凌事件、自殺、安樂死或優生絕育法等。《事發的19分鐘》以新罕布夏州斯特靈鎮上發生校園槍殺案件的始末為題,講述家裡備受冷落、校園飽受欺凌的弱者彼得,青梅竹馬的法官女兒喬絲從立足正義到投入「敵營」,被「孤立」的彼得最後選擇以19分鐘內掃射校園,用大量傷亡去回應過往被摧殘霸凌的創傷,與迴避未來受創情境的任何可能。字裡行間裡凸顯少年彼得親子關係間,身處兄長光環而被無視比較的窘境,校園霸凌中權力流動下他無所抵擋的悲哀痛苦。然而若就筆力而論,《事發的19分鐘》則略遜一籌。
 
全書五百過半的頁數,雖然可呈顯作者企圖以法官母親,理智與感性相互拉扯的兩難,助產士接生對生命變化寓意的深化,也確實列舉了彼得受創的事件貫聯。然而筆法與敘述過於表象平淡,對於被霸凌者內在的壓迫張力,難以由零落的敘事結構中浮現。關於團體的變化開合,如法官女兒喬絲的進出變換,沒有內在矛盾掙扎的顯現。本可大做文章,同屬被忽視受虐的重要一環—親子關係,卻也簡單略略勾略,失之焦點。
 
讚賞作者於道德爭議題材上的用心蒐集,不過《事發的19分鐘》卻鋪敘過多不必要的支線與細節,使得人物交叉連貫顯得刻意。喬絲母親(法官)或彼得母親(助產士)的職業細節,若進行刪節,一句概括論述,對主情節「被霸凌者由被害轉加害」與「高中團體勢力的開合變化、從眾行為」皆無太大影響,則可收情節簡要之效。
 
若意圖以冷然法庭進行愛的徵詢辯論或生命真諦的質疑,則可取法娜塔莉.海恩斯(Natalie Haynes)《琥珀的憤怒》(The Amber Fury)開頭面對律師進行自述回溯,或路易絲.道媞《蘋果園之罪》,愛戀時而沈重而必得接受愛與罪衡量宣判的風味,主重心都立基於人物互動相處細膩的場景再現的筆法,比較容易感發讀者心緒。否則讀來細節叢生卻無大效益,寓意過明,使得字裡行間主角宛若漂浮於報導章節的冷然外觀,僅存平淡呈現的敘述而已。
 
關於校園霸凌與團體勢力的開合變化,最具娛樂效果且寓意鮮明有趣者,當屬反烏托邦青少年小說系列。此一內容可參考【暢銷小說的原型公式—青少年女類Ⅱ】反烏托邦與逃殺小說中的團體罷凌,在此就不另多加贅述了,謝謝閱讀。
 
 

【暢銷小說的原型公式—青少年女類Ⅱ】(二)反烏托邦與逃殺小說中的團體罷凌

http://literaturer101.pixnet.net/blog/post/286168519-%E3%80%90%E6%9A%A2%E9%8A%B7%E5%B0%8F%E8%AA%AA%E7%9A%84%E5%8E%9F%E5%9E%8B%E5%85%AC%E5%BC%8F%E2%80%94%E9%9D%92%E5%B0%91%E5%B9%B4%E5%A5%B3%E9%A1%9E%E2%85%A1%E3%80%9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teraturer1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