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A2201128  1413563802-2883231595_n  

【推薦書單】《父親這種病》

 

《父親這種病》是岡田尊司醫師繼《母親這種病》後之心理鉅作,分析在與母親至少具有生物性連結(懷胎十月)外的父親,在孩子成長中,對於社會化與抑制犯罪功能上的重要性。主要針對以「伊底帕斯情結」展開論述。實際上,這種戀母弒父的情結,是孩子與母親同屬「母子融合期」,排拒外人的一種反應機制,然而孩子必須學習脫離母親,藉由父親的引導,亦即父親形象的複製內化,習得成為踏入社會的基準模範。

 

岡田尊司醫師一貫地使用歷史人物之成長變化與諮商的實際案例作深入淺出的剖析。文學藝術上的奧斯卡·王爾德(Oscar Wilde、巴布羅·畢卡索(Pablo Picasso)或沙林傑(J. D. Salinger)、赫曼·赫塞(Hermann Hesse)與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 等人,皆因父親之作為或死亡,而一生飽受矛盾受痛苦。

 

因為父親的形象與舉止是使孩童社會化、脫離母親,進而建立自我認同的重要關鍵,即便父親作為暴虐酗酒或懦弱無道等,孩童對父親的本能性的依戀追尋彷彿亦無止盡。諸多童話或以兒童青少年為目標讀者的作品,總以「尋父旅途」開啟自我成長統合的途徑,便是此一緣故。如羅伯.歐姆斯德(Robert Olmstead)《少年羅比的異境之旅》(Coal Black Horse)便為一例。

 

另外,《父親這種病》亦點出社會型態的轉變,男女平等及打拚經濟而長期在外工作缺席的父親,已和佛洛伊德當年父權為大且隨伺在側的年代大相逕庭。甚至雙新家庭的忙碌,更推向一種「無父無母」的狀態。如桐野夏生《好心的大人》。此書情節本就立基於父母與孩子愛與互動造就的結果。將所有父母與孩子集結,要求眾父母對眾孩童皆視如己出,不得存有私心之愛。結果難以與父母產生連結的孩童群,不僅出現自閉、疏離甚至有反社會人格的存在等。

 

其實與《父親這種病》若合符節者,大抵可以陳玉慧《海神家族》作代表。此作榮獲2007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藉由異鄉女子的返家溯源,串起了台灣1930至2000年初,三代家族裡的女性的幽密紀事。海神媽祖殷勤守望下,台灣某一父系缺席的家族敘事,襯托出家族史內堅強女性群像的情思哀愁,建構出中國、日本與台灣歷史命運綿密的族群網絡。更強烈的顯示出關於無父無國(失去父親/父土)後,自我認同混亂難以整合的崩裂。

 

父母親的作為,對孩子影響之深,可能遠遠超乎你我的想像。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7673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teraturer1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